2)第394章 中暑预防想法出(第三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排的速度没有堆积的速度快,倒了。

  尤其是喝羊汤的时候喜欢多放羊油和辣椒油的那些人。

  二人听着点头,反正听不懂。

  “别处的地方为兄鞭长莫及,打井队可着旱的地方打,抽不出来。

  长安的码头处,可专门打井,井水凉,给码头干活的人喝。

  顺便补盐,不然照往年看,年年有干活时突然晕倒的人。”

  李成器知道码头上的人喜欢喝河水,方便取用。

  如今有了汤,会喝汤,汤有热有凉,喝完了不够舒爽。

  正巧长安的留守打井队没出去,顺便在每处码头给钻一口井。

  井水一打上来,凉,一口灌下去,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如此好,无须担心他们喝水多了水中毒,他们搬运,汗不停地出。”

  李易赞成,他决定写预防中暑的方法时写干活的多喝水。

  至于在阴凉处干活的人,平时注意补水即可,喝热茶水没问题。

  凉的不推荐喝,喝多了水中毒。

  而像藿香正气水、冰糖绿豆水、酸梅汤,给富人用。

  没钱的若是跟他们说这个,会被骂死。

  “回头我让宋德把最差的茶叶沫子下调价格,一斤一文钱。

  尤其是现在陆续送来的茶,变成了大叶子,制作茶叶的时候碎沫子增多。

  不如给需要的百姓拿去喝,顺便能补充一下维生素和茶碱。”

  李易决定帮京兆府的寻常百姓防中暑。

  太远的地方他没办法,他目前管不得天下人。

  即便有能力管,也是通过官方和组织,比如各种盟。

  李隆基听到价钱,轻轻摇下头:“敞开卖不可,应有限制,以免有人囤积。”

  “三哥说得对,我登记,一户人家一旬只可买一斤,即便有所疏漏,也无所谓了。

  针对无籍贯的人,按手印,对比手印是假,给他们一种我们会查的感觉就好。”

  李易点头,对,万一哪个缺德的人一看一文钱一斤……

  “不,最初要卖三文钱一斤。”李易改主意了。

  “等着卖上一旬,降至五钱二斤,再过一旬,两钱一斤。”李易说出来。

  “好,想囤的人,两次之后,会立即把手上的茶卖出去,再不敢多买。”李成器拍了一下巴掌,赞同。

  饭后的李易去写了一套预防中暑和判断中暑预兆的方法,通俗易懂。

  转头他画了个简单的图拿着到工坊,随便找了一个人。

  “拿去做出来,手动刨冰机,可以混合着各种果汁喝,清凉爽口。

  孕妇不要多吃,吃两口意思意思就行了。

  小孩子一次给一点,可以多吃几次,一次吃太多会拉肚子。”

  李易说一番,听着知了的叫声,又感慨不已。

  那时他来过西安,城里已经听不到知了的声音,只有蓝田县那边的国家保护公园才有。

  这点上,他觉得西安做得不如河南好,去河南郑州谈业务的时候。

  很多知了多的地方居然不让鸣笛,说是怕鸣笛后影响知了互相交流。

  现在又听到了大量知了的‘叫’声,闹心啊。

  那边还有林蛙和水田里的青蛙、癞蛤蟆叫。

  闷热的时候在吵杂的声音干扰下,只能自己习惯。

  “又到了交配的季节,一对儿一对儿的……应该给拆散才对,像梁山伯与祝英台……”

  自语的李易说到两个名字后,突然有了想法。

  他转一大圈,找到了和胡二娘子一起吃饭的宋德。

  “该成亲就成亲,不要总拖着,单独的院子和彩礼,随时可用。”李易说一下,再说正事。

  让宋德明天叫人去平康坊把馨研等人请来,就说有新曲子要谈。

  听说起点月票规则改了,弟子及以上的可以投十张月票,大家看看自己的粉丝名称,然后试试还能不能投。鞠躬!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