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9章 翻来覆去勤讲解(第一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在海里吃东西不够,需要人额外喂食物,谷物类的什么便宜喂什么,糠啊也掺进去。”

  李易立即给出解答,关键的问题不可以糊弄。

  “去把圆圆喊来。”李隆基对旁边的人说。

  他心情那个好啊,易弟果然还是易弟,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叔叔你找我?”李隆基身后突然传来永穆公主的声音。

  她称呼李隆基为叔叔,李易在不远处,她比较敬业。

  “你何时来的?”李隆基吓一‘拘灵’。

  “早来啦!听李郎给大家讲课。”永穆公主甜甜笑着。

  “我就是让人叫你过来看你的李郎。”李隆基松口气。

  “多谢叔叔,李郎一直就是这样呢,当初蚂蚁和蜜蜂什么的事情,我泡温泉就觉得有意思。”

  永穆公主回忆起她第一次见李易时的情形,雾气蒙蒙的,祖父把自己带去。

  第二次见面就是看大熊猫了,李郎当时像变了个人一样。

  现在才发现,李郎就是这个样子。

  “以前没有养过的,一次不要养太多,十来只,先看看产蛋量……”

  李易继续讲,大唐海边的百姓知识获取渠道少,大字不识一个的情况属于正常。

  每天打渔,网泡久了晒网,坏了修补上,要是有两套网轮换着出海用,说明日子好过了。

  再嫁人或娶媳妇儿,生孩子,孩子长大继续重复。

  要说梦想,他们有,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现在有棉麻混纺的渔网,更结实,帮着羽林飞骑干活,额外赚到钱。

  再听羽林飞骑介绍许多情况,看报纸努力跟羽林飞骑学认字。

  他们便决定要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正好过来送东西。

  李易明白,沿海地方的人全去晒盐不现实,养殖业不错。

  “有能力的人还是要养……羊,另外今年冬天起大棚,蔬菜必须保证一年四季常有。因为将来……”

  李易说未来的发展,铁轨修过去,海州属于港口。

  夷商或大唐出海的商人乘船到海州装卸货更方便,他们需要食宿,并且带上青菜等东西再出海。

  海州的百姓在第一产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更多地参与到第三产业当中。

  如果码头等地需要商品再加工,则是手工业跟着起来,第二产业需求增加。

  李易要说清楚:“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需求、供给、物流,就是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和运东西的,属于完整的一个圈……”

  李易告诉百姓,你们得准备了,打渔要用大船。

  凑钱造船,或者李家庄子、朝廷给贷款,利息低,甚至不收利息。

  不要因为生产工具的原因而浪费劳动力,不要怕借钱,还不上的话,会进行评估,确实跟你们主观意图无关,那么就减免。

  李易翻来覆去地说,把一件事情从各个角度都说一遍,不然百姓有听不懂的。

  毕构等人就听烦了,你李易碎碎叨叨的,用语简洁一些不行吗?

  “所以现在咱们回去跟家里人商量,是养鸭子,还是盖大棚,或者是养羊,尽量不要管别人借钱,李家庄子钱多。”

  李易强调借贷的事情,担心百姓借了别人的高利贷,最后把家产给弄没了。

  和李家庄子借钱,还不上,李家庄子派人过去看情况,是故意的,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前者要收拾,后者想办法再借一笔,教他,等赚了钱慢慢还。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