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沙漠外_但为君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103、沙漠外

  基地的周边是无穷无尽的大沙漠,太阳将沙石烤的滚烫,大夏天的,下午两三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地表温度高达五六十度,往板结的戈壁上打个鸡蛋,落地就煎熟了。

  时学谦和陈三省利用午休的时间,填了报备表,从器械部调了一辆车出来,驾驶员会将他们送往沙漠外的世界。

  车子载着时学谦和陈三省一路飞驰出基地,沙漠里没有路,也不能根据地形辨别方向,因为隔夜风一吹沙堆的形状和位置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车上虽然装着和基地点对点的GPS引导装置,也会时常出现信号不良的情况,因此,一名优秀熟练的驾驶员在这里便是非常宝贵的人才。

  车开了两个小时,才看见一丝绿意。

  沙漠外是一片牧场,散落着住了十几户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秋冬的时候,他们会转场到几百公里外稍微暖和一点的山坳里过冬,到了春夏,再回到这一带来。

  牧民的交通工具是马匹和摩托车,市场小街里偶尔也会出现几辆方头车,那都是和更遥远的城里互相来往的,时学谦坐的车也混在其中,没有什么异样。

  牧民们谁也不知道在那荒无人烟而又神秘的大沙漠深处竟然换有另一个世界,当然,他们也无心知道。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是“有去无回”的意思,在这里,除非特别想不开,没人敢轻易靠近这片地方,广袤无垠的大沙漠,被牧民们祖祖辈辈看作是“死亡只海”。

  牧区有一片小型的农贸市场,东头换有一座临时小学,西边则立着一座已经被风化的很严重的破庙。

  临时小学里都是只有一二年级的孩子,没有固定老师,教课由每年报名来这里支教的大学生担任,到了时间就离开,再来下一批。

  等这些孩子长到三年级,他们的父母一般会把他们送到远方城里去接受剩下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年住宿,很少回来。

  所以这片牧区的人口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沙化越来越严重,附近草场质量也越来越不好,很多敏锐的牧民不再想春夏季的时候迁过来,而是选择别的更丰富的水源去了。

  驾驶员开车带他们在市场边兜风

  ,老远就听见斧头砍肉的急促声响,一排排羊皮毛毯被挂起来整张贩卖,烟雾缭绕的馕坑里烤出新鲜出炉的芝麻馕。

  看着来来往往充满烟火气和野性感的农贸市场,时学谦和陈三省的神经放松了下来,暂时脱离了基地那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等车开到没什么人的郊外,便出现油画般美丽的大草地,时学谦降下车窗,闻着青草的香气,“这两年沙化严重起来了,西北不是有专门的治沙工程么,怎么不来这治治,不然再过几年这里就没人啦。”

  陈三省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