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四章 如此跋扈_重生之全能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是华国首家政府管理学院,学院跨政治学、公共管理与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教学重点就是培养政府高级领导干部,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的教学理念是宽基础、精专业,因为会定期邀请政府高级官员来学院讲学,所以和其他学院相比,这座学院也就更多了一层被权力包裹的神秘感。

  如果说光华管理学院代表的是燕大最有钱的那一群人,数院代表的是燕大最聪明的那一群人,艺术学院代表的是燕大最漂亮的那一群人,那么这个政府管理学院就是整个燕京大学中最有权力的一群人了。

  在现代华国,从政还是经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1978年以前这个问题自然没有疑问,几乎百分之99的华国老百姓都会首选从政,从春秋战国起,华国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按士商工农划分: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士农工商的思想与阶级划分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

  其实在远古时期,华国社会并不轻视商人。商人的地位也一直挺高,在殷商时期,人们十分热衷于从事商业,后世的商人之名也是因此得来。但是在商朝灭亡以后,周朝吸取商朝灭亡教训,认为商朝就是因为商人过度热衷商业,荒废农业,才会导致国家不稳,最终灭亡。于是在周朝以后,商人的地位就被不断打压,名义上的地位与奴隶等贱籍无异,被其他阶层鄙夷,比如《逸周书·程典》载:“士大夫不杂于工商。”

  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虽然管仲提出了“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但他的本意并不是抑商。管仲本就是商贾出身,而在他的变法当中,他极度重视商业的作用,还颁布了许多促进商业发展的国策。所以说管仲是“四民制度”的提出者没有问题,但若是将导致古代中国商人地位低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实在是冤枉。

  在春秋战国以后,士大夫阶层地位不断上升,官僚阶级逐渐发展壮大。秦亡以后,汉朝奉行儒家学说,汉武帝更是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此时,士人的地位就逐渐超过人了。

  直到隋朝科举制度产生以后,读书考试与做官被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读书人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士的概念也在发生改变,军人被划分为军籍,而士则专指士大夫与读书人。就这样,有文化的官吏替代了军士,成为“士农工商”的榜首。《神童诗》中一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更是被无数人奉为金玉良言,直到现在依旧被人传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