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二章 海岸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张臣的意见杨振能接受的也都接受了,毕竟他要准备两面作战了,人手不足的问题,的确是一个严峻的现实。

  他虽然没有派人前去联系塔山或者连山的所谓友军,但是却派出了两个信使,前往陆海两个方向联络支援。

  首先一个,杨振派出了张臣麾下的干将李守忠,叫他带了一棚火枪手,从小笔架山岛乘船上岸,穿插到高桥的大后方去,赶去联络大小红螺山的人马。

  李麻、胡图格、王煅、夏舒这几个就驻扎在大小红螺山里,他们手里的可战之兵虽然不多,但是在大小红螺山做工的苦力杂役,以及暂编的制铁所预备哨、弹药厂预备哨,却有好几个。

  这些人若论战力,可能算不上满鞑子的一合之敌,跟塔山城里或者连山城里的辽东军没法比,但是把他们拉过来壮壮声势,打打顺风仗,还是可以的。

  而且大小红螺山距离塔山连山并不远,他们又不缺马匹,只要李守忠能够顺利赶到那里,那么有个一两个时辰,他们就能赶来支援。

  另一个,则是派出了郭小武走海路南下,去请驻扎在觉华岛的袁进前来助战。

  觉华岛距离连山附近的海岸也不远,走海路往北绕过葫芦岛,就可以抵达杨振心目中已经预定的作战地域,简直再方便不过了。

  至于这些人的战斗力如何,那就不是杨振现在能考虑或者能计较的了。

  现在,杨振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准备给多铎和豪格来一个围点打援,只要他围殴石廷柱造出的声势够大,大到足以引来多铎或者豪格的援兵即可。

  特别是,只要他造出的声势够大,给人一种人多势众有可能取胜的感觉,那么塔山以及连山城里的驻军,也很有可能闻着血腥味儿赶过来分上一杯羹。

  若能形成这样的局面,那就赢定了。

  毕竟满鞑子虽然能征惯战,可他们这次前来进攻的人数在那里摆着呢。

  如果辽西诸城明军能够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而不是明哲保身,各自为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话,那么取得一场两场胜利,是完全有可能的。

  且说当日午时前后,杨振领着剩下的大小七十一条战船,顺利抵达了连山城以东,葫芦岛以北,以连山城命名的连山河的入海口附近海面。

  连山城,最早是明朝初年设置的连山驿,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恰好处在两条东西向的河流之间,北边是连山河,南边是茨山河。

  到了女真崛起,辽事败坏之后,这个小小的连山驿,开始不断增筑,逐渐演变成了一座军事堡垒,成为了辽西防御体系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不过,此地情形,却与小凌河入海口处那种百股径流入海的场面十分类似,连山河的入海口处与稍微靠南面的茨山河入海口处,几乎连成了一片。

  杨振率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