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宋词璀璨人间!_我老腊肉回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问题是:“唐诗李白杜甫前二这是大家公认的吧?那么祁元笔下的宋词,排在前二的又是哪两位呢?”

  “当然是苏轼和辛弃疾,这还用问吗?”

  “苏轼第一,辛弃疾第二!”

  “锤子,辛弃疾第一,苏轼第二!”

  “辛弃疾的词用典太过了,还是苏轼的强!”

  “辛弃疾是词中之龙!用词用典,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看到楼里这些争论苏轼辛弃疾谁厉害的评论,真的是笑死我了!这些,不都是祁元一个人写的吗?”

  “先说我的观点:不论生平事迹,不论生前身后名,单论文学上的造诣,就填词这一单项来说,辛略胜一筹。但苏词高妙之处无人能及,只不过填词相对来说,并是不最适合他的文学体裁。

  很多答案提到辛弃疾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作为,这些对他的人格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

  但他作为一代填词圣手,即便不用人格魅力来给自己的文学修养加分,也一样精彩纷呈,不然其实是对他艺术成就的小觑。

  况且,时势造英雄,英雄命运多有无可奈何之处。

  苏轼虽无戎马行伍的才干,但在他大半生颠沛发配的行程中,亦有大量勤政恤民的作为。

  苏还经历过文字狱性质的乌台诗一案,人头几乎不保,也算是从鬼门关滚过一遭,这给无疑他的人生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若论人生经历的相同点,那么这两人都是“猛志固常在”,越挫越勇,从未因外界环境的恶劣而消解了积极作为的志向。

  两人也同样陷入壮志未酬的苦闷,只好转向文学诗词来寄托胸襟。

  同为豪放之人,苏与辛在情怀上的区别,体现到作品中,则是苏旷达而辛沉郁,苏机畅而辛情深,苏开创一代风气,而辛乃集大成者。

  苏是在深牢大狱中历经生离死别的人,其后又一再被发配荒蛮之地,亦不改当所作为之心。

  在个人思想情感的层面上,他看得很开,作品中的情绪饱满、稳健,几乎不曾流露苦闷怫郁之言。

  他拥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但落到纸头上时,那些冤屈挫折的部分已经被他自我消化过了,化入了气象万千的天光水色,和率真烂漫的齐物之言中。

  他不诉苦,不需要读者对他产生恻隐之心,所有凄惨的个人经历他以一己之躯承担下来了。

  这是他深厚的禅学素养给自己带来的救赎。

  他的词句尽管有起承回旋,呈现的情感活动则是一往无前而又一望无边的。

  其实,可以用一句辛弃疾的词来形容苏轼: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也可以用一句苏轼的词形容辛弃疾: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懂乎热搜榜第三是:“祁元新书的宋词,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

  “题主啊,你的这个问题真的是……怎么可能才一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