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九十六章 抢银_清穿守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较顺利的,则是老大带着一帮侄儿在鬼子国抢银矿。

  康熙想这个抢鬼子国银矿的念头有个好些年了。

  那时候,还是顾敏和双胞胎说的话里,康熙从暗探哪儿得知。

  康熙就觉得奇怪,顾氏怎么会知道这种事的。

  那时候,内库就缺银子了,可是,康熙也没动。

  真要动手,先,你要有船吧?

  这船还小不了,又要能装人,还要装银子的。

  要有人吧?

  想当年,台湾就这么近,还打了几年,打鬼子国……

  康熙表示,他可不是鹰派君王,他可是个仁慈的君王,某些事儿他可不能干。

  倘若不是真没有银子了,倘若不是顾敏那时候和四爷说,假扮倭寇去抢人家南洋人的黄金,康熙某些事也是想不到的。

  而且还要知道人家的银矿含量高不高吧?

  要不然,多少划不来!!

  所以,康熙也就一直做着准备。

  他是觉得,老大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个希望,万一哪天用得上呢?

  还别说,就顾敏那积极造大宝船的样儿,愣是在康熙还在世,就给造出来了。

  一见造出来了,再加上之前派去鬼子国的暗探也回来了,康熙觉得,这事儿可以进行一二了。

  真失败了,对于他来说,也没啥损失。

  宝船的银子是顾氏赚回来的,不是从内库或者户部调取的,本来就不影响他生活。

  老大呢,本来也是圈着了的。

  至于那些皇孙,康熙是有和老大交待过,让他就近让皇孙们上岸。

  哪怕是庶子,可也是孙子,他不好向儿子们交待啊。

  至于十三和那些水师和精兵,当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也是应该上战场的。

  所以,这笔买卖对康熙来说,没啥不划算的。

  赢了最好,输了,也只能是难过几天罢了。

  只不过让康熙想不到的是,那些庶孙们居然个个都跟着老大去了鬼子国。

  康熙在谋划的时候,还觉得,这顾氏也是对老四没上心,要不然,把做生意和造宝船的那时间和心思,用一半到老四身上。

  老四还不早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啊!!

  不过,康熙也就打了那么一小圈罢了,随即,就把念头转到了老大的身上。

  这次随着老大他们去的,还有几个精通倭话的探子。

  老大他们出江浙海域,就碰上了一条倭船,灭了那些倭寇之后,还顺带解救了十几名江南一带的妇女。

  十三的意思是,先把这些妇女就近送上岸,再去抢银子。

  而老大就恃反对意见了。

  倒不是老大想让这些妇女干嘛,把她们送到了岸边,不是还要派要看着她们?

  要不然,让她们跑了,露出了一些口风,到时候,他们被倭人围剿怎么办?

  老大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辈,但也不是那种仁善之辈。

  因此,给了那十几个妇女两个选择。

  第一,没有自由,继续被他们关在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