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大洋不够?找鬼子啊!_我的客户李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大洋不够?找鬼子啊!

  “只维持货币不贬值。”

  老总陷入沉思。

  有了每月三百万现大洋,以及那位神秘李云龙背后的朋友关于鬼子第一军参谋长的无限制悬赏,总部就做出了统一各根据地边币的行动计划。

  目前由于各根据地分散,货币也是独立发行,互相不流通。

  极大的限制了部队和根据地力量的发展。

  只有货币统一,各根据地互相建立运输连接通道,部队才能集中全力发展壮大,才能有真正具有建立稳固根据地,拒鬼子于门外的力量。

  然后,一步步将鬼子赶出去。

  当然,军事上也有同步的计划,打通各根据地运输连接通道,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趁着太岳山区吸引鬼子注意力期间,以部队控制的经济最发达的冀南根据地为试点,把边币的信誉打出来。

  哪怕付出一些代价。

  但总部对经济斗争的残酷性认知不足,没有预料到彻底清除冀南根据对杂币,恢复到五月份币值需要付出六百万大洋的代价。

  而且鉴于军事上的劣势,以及鬼子的破坏,后续维持还需要相当大的投入。

  初步预计,每个月需要一百万大洋。

  “不行。”

  思索许久后,老总一拍桌子:

  “冀南根据地是我们的经济战试点地区,关系到未来老百姓对我们货币的信任,关系到未来根据地的发展,这次战斗绝对不允许失败。”

  “也不能有任何妥协。”

  经济和工业,是现代军事力量的实力基础。

  奈何,目前根据地这两样,基本上都不咋地。

  工业就别说了。

  总部集中全力发展的水腰子兵工厂,连独立造子弹都不行,轻工业也产能严重不足,技术水平差,肥皂,火柴,肥田粉,卫生球,纸张,铅笔钢笔等都需要从敌占区进口。

  可以说一无所有。

  至于经济。

  每月三百万银元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后续还能成倍提升,多干几票,能比果脯财政都富裕,但没有足够生产力作为基础的经济力量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得亏是银元,不仅仅是货币,还是贵金属,否则就是超发货币。

  所以关键就在于,将这些银元化作根据地的根本力量——生产力。

  然后生产出足够多的物资,化作根据地的力量,慢慢把鬼子赶出去。

  靠独立团每个月腾出来的物资,是远远不够把鬼子赶出去的,况且只有靠自己发展出来的力量才是最靠谱,不会受制于人。

  但目前部队并没有对外通道,一台报业转轮印刷机,一些油墨和新闻纸,都需要耗费五六千大洋的运费走鬼子的铁路运输,才能进入根据地。

  而且风险极大,一旦被鬼子发现,就是财物两失。

  进口工业设备和技术根本不可能。

  所以第一个计划,是打通对外通道,实现小规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