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3章 秋瑾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5岁的王灿芝读完这首满江红,眼神闪着光,问妈妈道,“母亲真豪迈!而且又仰慕忠义军,既然都能去日本留学,那时为何不去东北?”

  秋瑾摸摸女儿的头,悠悠道,“这首词是娘1903年,在京城时候所作,我确曾有想法去东北投奔忠义军,抗俄救国。

  但那年春天,我看到报纸上报道,忠义军越境屠杀俄国百姓二十多万,老幼妇孺皆不放过,有照片为证,惨不忍睹,忠义军自己也不否认,心里反感,所以没有去。”

  王灿芝哦了一声,翻开下一页,这是一首诗,诗名是:黄海舟中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读完这首诗,王灿芝心有所感,平复心绪后,再问,“我知道这首词是日俄战争时候、母亲愤恨洋人侵略暴行所作。

  可是,既然您对民族前途深为忧虑,表示一定要不惜牺牲,推翻腐败的清王朝,挽救祖国的危亡,那么,那时候您为什么不去投奔忠义军呢?”

  秋瑾笑问女儿,“灿芝,为何今日问题如此之多?”

  王灿芝道,“全国上下对大总统无比赞誉,母亲也极为钦佩总统,为何却要反对大总统的政策?”

  “钦佩总统是一方面,但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有看法也可以提呀,况且,‘政府鼓励人口生育政策’的另一面,就是将女性当作生育工具,会极大损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我一定要反对!”

  王灿芝不作声,看着诗稿。

  秋瑾继续道,“这首诗作于1905年3月,那时日俄在东北激战正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大地,民众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娘痛心疾首,宛若刀绞,所以作了这首诗。

  那时我刚回国,已经参加了洪门天地会,在上海加入了光复会,又创办了《白话报》,我还记得,我做完这首诗的第二天,忠义军就包围了奉天日军。

  两个月后,他们分别击败了日本和俄国,收复了整个东北国土,我当时心情振奋,本来想回家看看你们父子三人,便去东北。

  但回家后,你父亲和你哥哥却生病了,等他们病好,外婆又去世了,我迁延不能往,等我能动身的时候,忠义军入关,推翻了清室,民国成立,所以……我就没有去。”

  “娘是觉得忠义军艰难的时候没有去,胜利收获的时候,就不便去了吗?”王灿芝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