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0章 跳反的意大利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6年7月18日,就在德、法两军在凡尔登城下浴血厮杀,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巴黎西北的索姆河两岸又燃起战火。

  在索姆河发动大规模攻势,是协约国集团预定的1916年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

  1915年12月,在法国的尚蒂伊镇,法军总司令霞飞就与英军司令海格爵士商定,在索姆河两岸实施大规模战略进攻。力争打破西线的僵局,为而后转入运动战创造条件。

  但他们没想到,德军也有相似的企图,而且动作更快。

  让英法更没有想到的是,沙俄突然退出了欧战,这个晴天霹雳,当即把英法指挥官震成了呆瓜!等他们回过神来,大为惊骇,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这两年的西线陆地战争中,总体是德国占优势,但德国也没有绝对力量,能使英法联军屈服,沙俄退出,德国将东线大军调过来,英法根本撑不住啊。

  就在这时,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美国人给英法补充了船只、物资和资金,十万美军陆续越过大西洋来到欧洲。

  与此同时,德国将东线主力百万人,调到西线,准备发动大战,一举击溃英法。于是,在凡尔登方向、德军与法军对峙厮杀的同时,索姆河战役爆发了。

  战役初期,英法美意四国共3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约300架飞机,和200辆战车。

  同盟国方面,德国、奥匈和奥斯曼一共45个师,1980门火炮,900门迫击炮和114架飞机,三百辆战车。

  不得不提一下意大利这个奇葩的国家。

  一战开始前,意大利与德国和奥匈帝国,都属同盟国阵营,当德国决定发动战争时,并没对意大利抱什么希望,但还是征询了意大利的态度。

  意大利的答复是他将保持中立,以军事实力保卫自己不受侵犯。

  意大利位于奥匈帝国南部,两国有领土争端,随着战争进程演变,奥匈帝国屡战屡败,德国意识到,假如这个时候意大利再从背后捅一刀,奥匈帝国必定崩溃。

  于是便劝说奥匈帝国,在和意大利的领土争端上让步。但墙头草意大利,在紧张的谈判过程中,耍起两面三刀的伎俩,悄悄和协约国眉来眼去。

  意大利的小算盘是:与其费尽口舌一寸一寸地向奥匈帝国讨要土地,不如赶在奥匈帝国被打垮之前,乘机帮协约国一把,以便日后光明正大的参与对它的瓜分。

  1915年4月,在得到大量领土瓜分的许诺过后,意大利秘密签署《伦敦条约》,加入协约国一方,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

  随后,意大利集结了90万军队,1700门左右的火炮,对奥匈帝国发起进攻。

  奥匈在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交界地区的伊松佐河所有渡口,及东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