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 我国承诺保持中立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月26日,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与法国外长塞泽尔,应邀联袂访华。

  因为德国的存在和壮大,使得英法这对宿敌走的越来越近,最后,不得不穿上同一条裤子。

  德国修筑巴格达铁路的计划,直接触犯了英国在西亚、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国在非洲的侵略计划,和在南美的倾销政策,也同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

  德国还积极加强海军,力图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德国的步步紧逼,使得英国渐渐向法国靠近。

  法国统治着摩洛哥的大部分国土,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发表挑衅性演说,提出要“维护”摩洛哥的主权和独立。

  在那次摩洛哥危机中,英国力挺法国。

  法国企图从德国手里收复普法战争中丢掉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为此积极准备“复仇”战争,两国又在北非争夺摩洛哥,更有着尖锐的矛盾。

  德法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1906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

  两国又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和尼日尔、暹罗、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之后,两国越走越近。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人民起义,法国以恢复“秩序”和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

  德国不容法国独占摩洛哥。7月1日,德国炮舰豹号驶进摩洛哥的阿加的尔港,随后巡洋舰柏林号,也出现在摩洛哥海面,德法战争迫在眉睫。

  英国再次支持法国,声称在摩洛哥问题上英国不惜与德国一战。在英国的压力下,德国不得不同意与法国谈判。

  11月,双方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为摩洛哥的保护国,法国把法属刚果的一部分割给德国作为“补偿”。

  从1911年起,德国每年都通过新的军事法案,增加大幅军事预算,这逼得英法两国越来越亲密,两国高层能一起访华,就是德国逼迫的结果。

  丘吉尔与塞泽尔访华的目的是,将中国拉进协约国阵营中,最低要求是中国在未来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那样英法在远东的殖民地能保持安稳,使得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尽量促使中俄两国和平解决两国领土问题,使得沙俄能全力西顾,进攻德国。

  中国总统已经向两国大使提出了条件:第一,与沙俄领土问题,第二,租界问题。

  6月26日,丘吉尔与塞泽尔抵达北京后,中国内阁总理徐世昌为二人举行了仪仗队检阅仪式,又安排了盛大的晚宴。

  翌日,两人与徐世昌、唐绍仪举行会谈,双方各自阐述了意见,中方表示,无意介入欧洲战争,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中国最大可能是保持中立。

  “中国最大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