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6章 军与集团军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曾经的历史上,中国人为了找寻救国之路,先是东渡日本,待推翻了沙皇,苏联革命成功后,一部分中国人又开始学习苏联。

  但这一世,是中国革命率先成功,于是,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来中国取经了,列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三人,化名化妆来到了远东。

  在沈阳,他们被中国情报部门注意,三人主动报出身份,信息传递到北京,林重听说后笑道,“我还准备派人去寻他们呢,没想到他们倒找上来了。”当即让人送他们来京。

  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1892年,他开始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1895年,弗拉基米尔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2月,他再次被捕入狱。

  1897年2月,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

  1907年12月,革命失败后,列宁离开俄国,流亡在西欧的巴黎等地,在相对贫困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政治写作。

  欧洲大陆的紧张气氛,中国的迅速崛起,中俄之间的领土纠纷,让列宁看到了希望和机遇,于是,他带着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辗转来到了中国。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后来苏联工农红军、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

  他的“不断革命论”与斯大林主义的“阶段革命论”对立,他的不平衡原理与斯大林主义的“一国建成***”论对立,是斯大林在党内的政敌,1940年8月,在墨西哥遭暗杀。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在1905年12月,全俄布尔什维克第1次会议上,与列宁见面,被列宁欣赏。

  此时,二人是列宁的左膀右臂,布尔什维克的主席团成员。

  “欢迎你们到来,1905年忠义军击败沙皇军队的时候,你们正在彼得堡闹革命,说起来,我们已经并肩战斗过了,哈哈哈。”寒暄握手后,林重笑道。

  大人物这样说话,让列宁三人倍感亲切,谈话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忠义军推翻满清皇帝的行为,给了我们很大鼓舞,中国在区区数年间,便在总统阁下领导下,成为世界强国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