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4章 让伊藤博文过来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初,中堂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商议和的条件。但德璀琳到了日本后,日本人拒绝和他谈判,日本通过美国人,要求朝廷派出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

  1895年1月14日,朝廷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

  当时日本正在猛攻威海卫,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的侵略胃口非常大,气焰极为嚣张,觉得使我国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在广岛将朝廷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

  同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指名要恭亲王,或中堂大人充当全权代表。1895年2月17日,日本攻陷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当天,日本又通过美国人向朝廷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就无需派代表前往日本。

  朝廷求和三次,其中两次派使被拒,这时,太后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于是召中堂大人入京,任命他为全权代表赴日议和。

  在议论媾和之事时,中堂坚决反对割地,其后,中堂又拜会各国公使,乞求干涉,但均无结果。于是在1895年3月13日,率随员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

  总统办公室内,有总统副官陈树人,外交总长唐绍仪,当时参加《马关条约》谈判的李经方、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卢永铭、罗庚龄。

  林重要听《马关条约》谈判和签约的全程,便由李经方负责讲解,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他没有称呼李鸿章为父亲,而是称呼中堂。

  “从1895年3月21日到24日,中日双方进行了前三轮谈判。当时北洋水师虽全军覆灭,但是辽东战场争战方酣。

  而且日本在谈判前的3月16日,成立了所谓“征清大都督府”,以参谋总长小松彰仁亲王为大都督,准备进驻旅顺,直捣北京,指挥“直隶平原作战”。

  所以,中堂要求议和之前先行停战,但日方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四项苛刻条件,迫使中堂大人暂时撤回停战要求。

  伊藤博文提出割让台湾岛之事,中堂答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嚣张道:“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在前三轮谈判中,伊藤博文对中堂极尽羞辱之能事,而中堂则委曲求全,惟恐和议中梗。

  3月24日第三轮谈判后,中堂回接引寺住所的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中堂左眼下受伤。

  此次意外事件发生,日本政府怕中国谈判代表团立即归国,向各国哀诉,得到同情,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

  于是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