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5章 山陕行动(三)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早晨,十六师师长段芝贵,艰难地从小妾的肚皮上爬起来,来到了校场,对即将分赴山西各地的部队训话,大讲剿匪与禁烟的意义。

  然后,一旅长李石头开始训话,“我不多说,就一个要求,我军伤亡必须降到最低,最好零伤亡。

  对土匪与烟贩子,我们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评定胜利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消灭他们吗?当然,但是不仅于此,消灭他们的同时,必须确保我军伤亡极小。

  如果你剿灭一股土匪,搞的自己手下伤亡上百人,这不是胜利,是失败,是他娘的可耻的失败!

  哪个营连长要是弄的自己部属伤亡惨重,你最好他娘的就地自杀,因为让老子知道了,老子也会崩了你!出发!”说完,李石头大手一挥道。

  人群中的阎锡山比较着看师长与旅长,感觉旅长更像个军人,更值得尊敬,师长嘛,官腔打的挺溜,倒像个前朝的大老爷。

  十六师的两个旅都不是满编,他们需要在山西陕西征召兵员填充,一个不满编的旅,却要在一省行动,所以,十二个营只留一个营在太原,其他十一个营要分赴各地。

  吴佩孚虽然是北洋出身,但一路行军,已经很佩服旅长李石头——这个能跟士兵同甘共苦的职业军人。

  他对段芝贵不屑一顾,就是攀附逢迎的小人一个,真给北洋丢脸。吴佩孚带着三营北上忻州,开始独挡一面。

  同治十三年(1874年)4月22日,吴佩孚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光绪五年(1879年)入私塾读书,置身喧闹中仍能静心背诵功课,格外受先生器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秋,由于掀反鸦片台指责男女同台演戏,吴佩孚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祸外逃,冬天到北京,以写春联、卜卦为生。

  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春,吴佩孚得堂兄吴亮孚资助,投天津武卫左军聂士诚部,后进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加入北洋军。

  日俄战争期间,青木宣纯与袁世凯面商日中联合组织情报机构,和招募东北“马贼”等事宜,袁世凯从北洋军中挑选数十名精干士官,与其组成了联合侦探队,其中就有吴佩孚。

  吴佩孚参加日军的谍报活动后,几次进出东北,还曾经与瘸狼的情报部人员照面,对忠义军较为了解,比较佩服。

  忠义军围困日军与奉天时候,吴佩孚就在营口,然后他返回北洋军,忠义军与北洋军整编时候,他被林重点名,相见叙谈,之后破格提升为营长。

  与他同一批被林重召见的还有一个叫冯玉祥的人,同样被提升为营长。袁世凯因为此事,对林重大加赞扬,认为他没有门户之见,能破格使用北洋人才。

  这也是袁世凯对林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