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光绪皇帝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年的囚禁生活中,光绪唯一一次露面,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

  清廷必须在和与战问题上作出抉择,自五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三日,慈禧太后连续四天,召集四次御前会议讨论和战问题。

  光绪帝参加了会议,他不赞成对外宣战,认为顽固大臣所声言的“义民可恃,其术甚神”是靠不住的。

  指出“诸国之强,十倍于日本,合而谋我,何以御之?”,“奈何以民命为儿戏?”

  但他说了不算,慈禧终于对列强宣战。

  宣战诏书上很有名的一句话: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死老太婆难得地对外雄起一回,却估计错了局势,结果仓皇西逃,给中国人民又带来一次深重的苦难。

  后世史学家经常将光绪与崇祯对比,认为这两个皇帝都是有为的,但光绪比崇祯悲催多了,才能根本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囚禁后被杀。

  光绪皇帝走出瀛台时,绝对想不到,是一百多年后的一道闪电,促使百年前的他,提前出了牢笼。

  皇帝的亲兄弟载洵,含泪看着消瘦的哥哥,光绪却没有动情,第一句话就问,“发生何事了?”

  是啊,发生何事了?不然自己怎能获释?

  权力斗争,尤其是皇权斗争的失败者,焉能有善终?光绪早想明白了自己的结局。

  载洵还年轻,还会动情,抹了抹眼泪,请哥哥到乾清宫就坐,将所有的事情讲了出来。

  “忠义军?退位?”光绪听完,沉默半晌,才说了这句话,载洵欲待说出自己内心的谋算,光绪却拍拍他的肩膀,道,“兄弟,先回吧。”

  载洵离去,光绪看着兄弟的背影,陷入沉思,他从小就被剥夺了亲情,在位日久,却几乎没有真正掌握过一天真正的皇权。

  瀛台囚禁的生活简直是泡在苦水里,连太监都敢欺侮他,这样的日子几乎度日如年,现在他获释了,却是满人最为危急的时刻。

  危急到连权力斗争的死对头,都不得不放下与自己之间的仇怨,或许无计可施的她,希望自己这个受人同情的皇帝,还能施展一下影响力?或者仅仅是忠义军的要求。

  关于以后,皇帝要好好想想。

  1905年10月26日,前日昨日被捕的、五百多打砸抢的地痞、流氓、恶霸分子被忠义军提审,由这些人牵出一长溜京师的坏分子。

  这些人欺行霸市、欺男霸女、横行街巷、为害底层百姓,中午,忠义军出动上万人,开始抓捕行动,傍晚,五千多人被捕。

  翌日,忠义军公示罪行,将五千多黑社会统统枪毙。

  这些人与官吏役吏、豪势之家勾结,为非作歹,是城市的巨大毒瘤,受到伤害的底层百姓敢怒不敢言,忠义军打击黑恶的行动,让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10月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