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4章 用之于器_大宋安乐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官家面前,范宇不敢保证玻璃的产量。

  但是事实上他自己清楚,这东西只要肯放开了做,产量很快便可以提上来。

  只不过考虑到,要从中谋取足够多的利益,所以范宇才会在这上面含糊其辞。

  将送给皇后的琉璃酒具也放到了崇政殿,范宇从崇政殿告退出来,便带着另外两套七彩琉璃酒具去了慈宁宫。

  到了慈宁宫中,义母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位娘娘,对于这等巧夺天工的琉璃物件也是赞不绝口。

  两位太后不住嘴的夸赞范宇有孝心,而后又将话题转到了范宇的子嗣问题上。

  成婚还不到半年,又是聚少离多,哪里这么快便有子嗣。对于两位老太后,范宇有些招架不住,便从宫中落荒而逃。

  人还没逃出宫,便又被陈琳给拦住。

  “安乐侯,官家还有一事正要找你,还请安乐侯随我来。”陈琳有些匆忙的道。

  自己可是刚刚从崇政殿出来没多久,怎么官家又要找自己?范宇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想必是与自己有关。

  再次进到崇政殿中,范宇便发现枢密使王德用也在。

  官家赵祯看到范宇,便对他招了招手道:“安乐侯,王卿向我提起,要派新军去平定张海之乱。我觉得这新军乃是你一手组建,须问你的意思。”

  在范宇看来,赵祯这也是在试探,张嘴便挖了个坑给自己。所谓伴君如伴虎,一点都不差。自己如果答错了,后面肯定便有小鞋等着自己。

  不过,这等简单的问题对于范宇来不在话下。

  范宇看了枢密使王德用一眼,便对赵祯躬身道:“官家何出此言,臣为大宋之臣奉官家为君,所作所为亦是为了官家和大宋。编练新军之事,虽是臣着手来做,可也是秉承了官家的意思。自出使辽国之时,臣觉得边军忘战懈怠才有此议,官家也是首肯同意了的。”

  “新军在边地两败西夏军队,虽是臣在其地调配,但这等功劳岂非亦有官家大半。”范宇又接着道:“自此两战亦可看出,官家英明决策,果断命臣建立新军是极为正确的预见。而王相公此次建议新军平贼,亦是很恰当的一个提议。当使新军得以磨砺,而如宝剑新发于硎。”

  赵祯笑着点头,安乐侯不但忠心,而且极有眼色,这番对答的甚为合他心意。

  不过,赵祯还是有些犹豫道:“如今辽皇正欲亲征西夏,边地尚不平靖,正是需要新军驻防之时。若是在这个时候,将新军调去均州平乱,岂不是边地空虚。”

  王德用此时微微皱眉道:“官家所虑不错,但辽皇亲征西夏,他们两国既然交战,定不愿轻犯我大宋边境。否则此时树敌,殊为不智。老臣以为,新军既为我大宋精锐,不可布置过于靠前。此时调去均州,一可平乱,二可练兵,一举两得。待平乱之后,辽国与西

  请收藏:https://m.bqg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